剛結束中國之行,庫克就被美高層召見,外媒:蘋果終究是留不住了
2023/04/07

提到蘋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全球頂尖的手機品牌。蘋果憑借著IOS系統以及A系列芯片,在國際市場可以說是「圈粉」無數。前段時間,蘋果CEO庫克來到國內市場考察,還到北京三里屯打卡,受到了國內粉絲的熱情節接待。

然而,就在庫克剛剛結束中國之行返回美國之后,就受到了美兩黨議員的邀請,要與庫克進行會面。事件的起因呢,主要就是由于庫克在國內與我國商務部長進行了會面,并表示「蘋果會與中國共同成長」。

據了解,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就是富士康,去年僅鄭州富士康的產能,就占據了蘋果iPhone 14系列手機全球產能的70%。拋棄中國代工市場,轉而采用越南、印度的代工廠進行生產,對于蘋果而言能夠降低成本、開拓新市場。

因此,在赴海外設立代工廠的問題上,蘋果方面也一直躊躇不決。雖然,庫克有著三年內將蘋果大部分產能轉移到印度的計劃,但是,實施起來卻需要一整條的配套企業前往,僅靠蘋果一家公司的能力,在短期內是無法做到的。

國內也看重蘋果所帶來的就業崗位,自然是不愿這樣一家科技巨頭前往海外設立代工廠。在商務部長和蘋果CEO庫克的談話中,雙方就蘋果在華發展,穩定產業鏈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交流。

庫克表示,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蘋果與中國共同成長,也很享受這種與中國之間的共生關系。這也表明了蘋果仍舊重視中國市場,但蘋果終究是一家美企,相關的投資、經營也自然會受到美方面監管機構的監管。

在庫克的中國之行結束之后,美兩黨議員就第一時間申請與庫克進行會面。雖然,這次會面沒有透漏出什麼具體的內容,但是,大機率會與中國代工廠以及供應鏈有關。

在此之前,蘋果曾提議將長江存儲納入到自己的存儲芯片供應商名單中,卻遭到了美方面議員的強烈反對,最終,蘋果對外表示,對長江存儲的產品正在評估階段,未來不會被用在大陸之外的手機產品中。

蘋果其實也想通過整合國內供應商的方式,來降低自己手機的生產成本,只不過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老美不愿輕易的放口。

其次,蘋果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也開始快速上漲,據公開數據顯示:蘋果iPhone去年在印度的出貨量同比大漲了65%,產值年增長率更是達到了162%,蘋果iPhone手機在印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比重,也從2021年的12%提升到了2022年的25%。

產能轉移出去,可以為蘋果帶來更多的新用戶。目前國內用戶的基數雖然更大,但是,上漲空間已經十分有限,蘋果自然也需要開拓印度以及東南亞市場。

最后,蘋果代工廠和碩宣布將在印度建造第二座代工廠,半年前該公司曾投資1.5億元籌建第一座工廠。從蘋果合作代工廠的動作帶來,蘋果也終究是留不住的。

國產手機有望徹底取代蘋果?

目前來看,蘋果產能的轉移,很大一部分的影響被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給消除。但是想要徹底取代蘋果,目前還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供應鏈的整合以及自研芯片領域,國內除華為之外,幾乎沒有一家能打的企業。

其次,國產手機的利潤率也非常低,眾多手機廠商發起的「價格戰」,讓國產手機的毛利率維持在極低的水平。這些手機品牌即便擴大產能,也沒有足夠的利潤來維持與蘋果一樣的就業崗位。

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品牌,開始放棄打「價格戰」的策略,用先進的工業設計、可靠的產品質量,來為自家的產品打造「護城河」。部分的手機品牌,甚至已經開始發布用于對標蘋果iPhone系列的產品。

但是,在前往海外設立代工廠這件事情上,正如外媒所說「蘋果終究是留不住的。」蘋果需要新市場,國內需要高新技術產業,雙方只是各取所需罷了。國內只有降低對蘋果產業鏈的依賴性,多方位布局深耕新興技術市場,才能夠消除蘋果產能轉移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