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想吃「回頭草」?國家隊正式出手,外媒:台積電來不及了
2023/03/02


台積電作為目前國際芯片代工市場上的「一哥」,2022年占據了代工市場份額超過60%,同時也被邀請赴美建廠,起初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極力反對。

但後來迫于無奈,選擇赴美建廠并投資400億美元,如今發展并不良好,台積電想吃「回頭草」?終于國家隊正式出手,外媒對此報道稱:台積電來不及了?那麼發生了什麼?

台積電想吃「回頭草」?

台積電赴美建廠的選擇可以說在科技圈中算是人盡皆知的,在亞利桑那州工廠前后建設兩座晶圓加工廠,最后確定了分別是3nm制程和4nm制程的晶圓代工廠區。

投資金額也從120億美元提升到了400億美元,折合當時的匯率來說,達到了2758億人民幣,可以說算是斥巨資了。

但台積電在美發展的前景并不友好,首先是針對建廠的成本,要比台灣建廠的成本高四倍,并且量產芯片的成本也比台灣高50%,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其次,原先老美承諾台積電的高額芯片補貼并沒有達到預期,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積電僅僅只拿到了10%的補貼比例,也就是39億美元,較比400億美元的建廠投資,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此外,股神巴菲特對台積電的投資也沒有像預期一樣長時間持股,僅僅不到三個月時間就選擇撤資90%,同時連鎖反應導致不少美資紛紛撤資,以至于台積電的市值在短時間內蒸發1800億人民幣。

而如今台積電做出兩個決定,其一就是針對原先計劃赴歐洲建廠的計劃進行推遲,預計2025年實現。

其二則是重啟中國市場南京地區的28nm制程晶圓廠,欲想在如今28nm制程芯片需求擴大的階段在大陸市場分一杯羹。

國家隊正式出手

對于台積電的遭遇和選擇,以及如今打算吃「回頭草」的意向,作為國家隊的國資委(全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了三個指導意見。

首先是針對于半導體芯片領域、半導體制造設備領域、工業機床等核心領域,盡可能打破瓶頸獲得突破,進一步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其次是針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和產出效率,提倡對自研技術的資本投入,進一步實現自給自足的戰略部署。

此外就是針對創新系統效能的利用,包括國家實驗室、企業研發團隊等聯合體平台,真正做到「物盡其用」,推動自研、自產的戰略目標。

可以說國資委的三個指導意見確實是目前中企們需要進一步執行的做法,相信在國家隊的帶領下,我國能夠逐漸做到去美化和自給自足結果。

外媒:台積電來不及了

不過,台積電想吃「回頭草」?不太現實,基于中芯國際在近些年中的布局,目前國內28nm制程晶圓廠區的產能已經有著不錯的提升。

尤其是新建的四座晶圓廠中,中芯深圳和中芯京城已經開始漸漸投入生產,針對28nm制程芯片給出不錯的成績,另外兩座晶圓廠也正在大力建設階段。

不僅如此,雖說美日荷協議目前已經確定,但畢竟尚未實施落地,ASML暫時依舊還是可以向中國市場供應DUV光刻機。

并且根據ASML公布的預計,2023年將會供應大陸市場帶來22億歐元的營收,折合美元大概處于23億左右。

按照一台DUV光刻機售價2000萬美元來說,意味著超過100台DUV光刻機可以供應給中企,這將會為國產芯片帶來更多的產能,所以目前台積電想吃「回頭草」是來不及了。

不過無論國內對28nm制程芯片的需求是否有著台積電加入,在半導體領域實現自給自足都是必經之路。

而所謂「沒有退路的時候才能逼出潛力」,若是台積電不選擇介入大陸市場28nm制程工藝分一杯羹,那麼無論是中企的產能突破還是營收提升,都是頗有好處的。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忙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