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和三星,一個是世界第一大芯片制造廠商,一個是世界綜合實力第一的半導體企業,這兩大企業明明都是能夠名震一方的存在,但是卻同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太過于依賴美國企業發來的訂單。這兩大巨頭為了討美國客戶的歡心,甚至不惜前往美國本地建廠發展,台積電更是在美國投資了超過400億美元。而三星雖然仍未動身,但也已經規劃了赴美建廠的路線,欲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可如今,兩大企業同時「變臉」,不愿再將重心放在美國工廠,還相繼宣布了重要消息。看來,這兩位是終于清醒過來了,原來中國買家才是他們訂單的源泉。
大家都知道,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不僅是對于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巨高,對于農產品等糧食肉類產品的需求也非常高。而除了這些之外,我國還是芯片需求大國,每年對于芯片的需求量達到6000億顆以上,光是進口費用都要花3000億美元。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美國為了遏制中方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便對中國下達了芯片禁令,要求所有企業不允許向中方出口產品,如果違背該禁令,就會受到美國的制裁。對于台積電而言,美國的制裁就意味著將要失去美國客戶,于是在中國市場與美國客戶之間,台積電毅然決然選擇了美國客戶。
美國的目的就是,遏制中國半導體的發展,為本國發展半導體爭取時間。但是美國芯片的缺點便是無法自給自足,擁有產能的芯片制造大廠都集中在了亞洲,也就是台積電和三星。為了吸引兩大制造大廠前來激勵本土制造業,美國下放了520億美元的建廠補貼。台積電和三星皆為此而來,但是結果卻令其十分失望,因為想要獲取美國520億美元補貼,條件十分苛刻,那就是必須交出核心數據。核心數據對于每一個科技企業而言,都如同命根子一般,交出就意味著自己的命脈便掌握在了別人手中,于是台積電三星便發覺自己被騙了。如今已經開始為脫離美國的依賴,而做出努力。
台積電宣布要重新將重心放在台灣發展,要拿出百億資金來擴產台積電的規模。而三星也宣布將拿出300萬億韓元來在韓國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集群,大概要建造5條規模最大的芯片生產線。縱觀這兩大巨頭的宣告,都能夠看出他們的宏圖壯志。顯然,這是要與美國建造的工廠說再見了。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感嘆,明明是他們自己將美國當成主子,卻還妄想著得到美國的尊重,如今決定反水美國,看來是做好了被美國制裁的準備,那麼就要將目光移向東方市場了。
如果說是五年前的中國市場,台積電三星一同將目光轉向中國,必然會引起我們的激動,因為我們恰巧需要這樣的芯片制造大廠來為我們服務。但是如今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了,中國已經擁有14nm芯片產能,馬上我們就會進軍7nm芯片產能,屆時,我們便不再需要台積電三星這樣的企業來為我們服務。這也正是應了外媒的那句話,想要回歸中國市場,先得問問中國愿不愿意為你們的決定而買單。畢竟,台積電三星是為了美國市場才放棄的中國,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不是中國向美國企業發起訂單,才會有台積電接到美國企業的訂單。如今中國已經不再向美國企業發起訂單了,那麼台積電三星自然而然就無法依賴中國市場了。當然,早日脫離美國的掌控是正確的選擇,只有與中國合作,前途才會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