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始料未及!美情報機構緊急發聲,芯片限制搞反了?
2023/03/20

美國不停修改芯片規則,擾亂市場秩序,不僅無法實現科技進步,還會拖延科技公司的研發生產節奏。美國做這些不外乎是擔心對手崛起,然后超越美國。

可美國忽略了一點,限制只會讓對手加快研發。讓拜登始料未及的是,美情報機構緊急發聲,表示出口管制可能導致中國主導全球低端芯片市場,難道說芯片限制搞反了?

在高端芯片領域,美國的話語權是非常高的,英特爾、高通、英偉達、AMD等巨頭占據高端芯片核心市場,在各地的領域內幾乎都有壟斷級的市場份額。

想要打破美企的高端芯片壟斷并不容易,需要從EDA,芯片架構以及芯片制造技術等多層面入手。關鍵在于,這些技術也幾乎掌握在美企手中。

再加上美國聯合其它國家一起參與限制,把美國以外的技術也列入芯片規則。西方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積累這一切,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

不過高端芯片并不代表所有,芯片種類和需求非常復雜,美企提供的高端芯片只能滿足市場上25%的需求,剩余的75%市場需求都集中在成熟芯片領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低端芯片。

美國雖然也有成熟芯片的核心技術,但限制程度并不高,畢竟成熟芯片大家都能做,以14nm,28nm以及55nm為主的成熟芯片需求廣泛,在前沿科技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這方面,中國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

首先中芯國際擁有龐大的成熟芯片產能,在國內各大城市修建四座12英寸晶圓廠,一旦全部工廠投入生產運營,每月產能可增加34萬片。產能越多,越能滿足國內客戶的需求。

其次中國大部分的供應商都突破了28nm工藝,實現成熟制程的覆蓋。比如至純科技的清洗機,中國電科旗下的附屬裝備集團的離子注入機,以及南大光電的ArF光刻膠材料等等都支持28nm制程。

甚至在5nm方面,也有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所以,若中國全力布局成熟芯片的話,未必不能組建一條國產化率較高的生產線。

面對中國對于成熟芯片的布局,美情報機構緊急發聲, 表示出口管制可能導致中國主導全球低端芯片市場。

這意味著將來美國也需要依賴中國的低端成熟芯片,從限制中國獲取高端芯片,到從中國采購低端芯片,美國很難擺脫中國市場的依賴。也許有人說了,美國都能搞定高端芯片,難道低端就不能自己解決嗎?只能說沒那麼容易。

美國邀請台積電赴美建廠,修建的是5nm和3nm芯片生產線,英特爾在美國本土投資的也是高端芯片晶圓廠。美國只顧著高端芯片發展,忽略了低端芯片才是需求占比最大的市場。

小到汽車零部件,大到航空航天器件,無處不在的都是低端芯片。因為低端芯片的精密復雜程度沒那麼高,所以出現故障的機率很小,這在美國的戰機中被廣泛運用。

低端芯片的某些應用價值是高端無法替代的,若強行把高端芯片用在低端領域,還會出現性能過剩,造價高昂等問題。

低端芯片除了制程比不上高端芯片,其余的商業價值,應用需求以及行業前景不比高端芯片差。最重要的是,中國廠商有能力在低端芯片大放異彩,掌握以國產技術為主的產業鏈,這或許也是美情報機構緊急發聲的原因。

看來美國芯片限制搞反了,非但不能阻止中國芯片前進,反而會引起中國芯片的加速競爭。

一旦中國在低端芯片市場掌握核心競爭力,將來有了足夠的積累就能繼續突破高端芯片。

以中國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可以給各大國產廠商帶來訂單機會,中芯國際承接國產客戶的芯片設計訂單,再把產品出貨給國內客戶,實現自產自銷。

美國若繼續阻礙中國芯片發展,即便現在無法獲得高端芯片諸多技術支持,將來卻未必沒有破局的機會。估計拜登始料未及,自以為掌握高端芯片就能無所顧忌,當高端芯片需求下滑時,芯片再高端也沒有太大的價值。

相信中國廠商在布局低端成熟芯片市場的同時,也不會落下高端芯片技術的研究。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待積累的技術足夠多時,量變引起質變,一切將水到渠成。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