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粗糧小米,注意分清「小米」和「黃米」,區別挺大,別再買錯了
2023/03/20

現在都倡導要多吃「五谷雜糧」。 因加工程度較輕、營養流失較少的原因,五谷雜糧的營養價值要高于精細米面,但隨著而來的還有一個缺點,很難煮爛,不容易消化。但是,在眾多五谷雜糧中,有一類食物是例外,它就是小米。用小米熬成的小米粥,濃香軟糯,易咀嚼,好消化,因此深受不少人的喜歡。

但是,在挑選熬制小米粥的食材時, 很多人容易將一種叫「黃米」的糧食,跟小米混淆在一起,甚至誤買了黃米回家當成小米,結果發現熬出的粥不是自己想喝的味道。其實,小米和黃米是2種完全不同的食物。

下面,就跟大傢俱體說說:小米和黃米有啥區別?它們各自適合怎麼吃?文末還有好吃易做的食譜分享給大家,相信看完會對你有所幫助。

一、小米和黃米,具體啥區別?

1、品種不同

小米,在北方地區又被稱作「谷子」,是禾本科、狗尾草屬粟的種子,經過去殼加工處理后,就得到了我們平時吃的小米。古人稱小米為「稷」或「粟」,那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的正是小米。

黃米,又叫軟黃米、黃小米,是由糜子(méi zi)磨米去皮后得到的。糜子屬于禾本科、黍屬禾谷類作物,古人習慣稱其為「黍」。

從本質上說,小米和黃米屬于不同的品種,小米是去了殼的「粟」的種子,黃米則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

2、外觀不同

很多人之所以將小米和黃米混淆為一體,主要是對黃米不太了解。如果將這兩種米擺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出它們在外觀上的區別。

小米的顆粒較小,一眼望過去顏色比較均勻。黃米的顆粒則要比小米大一些,淡黃色的顆粒中還夾白,顏色看上去不是很均勻,并且整體色澤要黯淡一些,沒有小米的光澤感強。

如果你發現買回家的「小米」,顆粒要比之前買的小米大一些,并且黃中夾白,那很有可能是你將黃米當成小米買回來了。

3、口感不同

說到小米和黃米的口感區別,可以拿大米和糯米的口感做個參照。

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和糯米飯相比,口感上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別。糯米飯的粘性要更足一些,吃起來比較黏口,大米飯則顆粒分明,粘性沒那麼強。這對應到小米和黃米上,也是這樣的。

用黃米來煮粥吃,會發現熬出來的粥特別粘,吃起來不像小米那麼順滑。如果用黃米做成糕點,也會發現吃起來非常彈牙。

二、小米和黃米,適合怎麼吃?

小米的糯性一般,沒有很強的粘性,比較適合熬小米粥吃,或是蒸小米飯,也可以磨成粉來制作小米糕。 整體來說,小米適合做口感松軟的食物,吃起來會更加細膩順滑

黃米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分, 糯質黃米主要用來釀酒,非糯質黃米則以日常食用為主。黃米煮熟后會比較黏,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于制作年糕、湯圓、饃饃、粽子等食物,吃法跟糯米相似。

三、推薦1道好吃的小米做法

【推薦食譜:紅薯小米粥】

1、紅薯削皮洗凈,切成薄片,上鍋隔水蒸20分鐘,到能用筷子輕松扎透的程度,取出來,用勺子壓成泥狀;

2、小米淘洗干掉,洗掉表面帶有的灰塵和雜質,再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米和水的比例在1:1.5左右,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熬煮20分鐘,然后放入紅薯泥,攪拌均勻后,再煮10分鐘,即可關火。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