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實現了第一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自產能力,而隨著C919開始在國際市場上綻放光芒,迎來了全球大量國家的青睞,紛紛選擇下達訂單。
直到2022年年底,C919的訂單數量一度超過1200架,交易金額接近1200億美元,但就在第一架C919大型客機成功交付之后俄媒開始酸了?變相嘲諷C919像「組裝機」?發生了什麼?
首先,要知道C919大型客機本身的設計理念是對標波音737的產物,采用的是來自CFM美法合資企業提供的leap-1c發動機。
針對于C919的零件上,除了發動機之外,還有不少零件都是屬于進口產品,并不屬于國產零件,但基于此前我國航空領域沒有大型客機的先例,C919也算是有著巨大突破。
可這卻引起了一些俄媒的注意,在C919成功交付之后,俄媒開始嘲諷C919就像是「組裝機」,這令不少網友都非常生氣。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中國已經開始使用自己的客機,什麼時候可以期待俄羅斯的MS-21?》,通過標題可見,這大概是一篇通過我國C919大型客機成功交付,開始對俄羅斯航空領域發展進行激勵的題材。
但事實令人萬萬沒想到,根據文章中對C919的描述,起初的大半篇都是針對C919能夠支持170人載客量、5500公里的續航里程等方面性能進行夸贊的,令人感到自豪。
可看到了文章中端的時候,直觀感受漸漸開始扭曲,甚至可以說是畫風突變,俄媒作者針對于C919大型客機的各方面零件進行了提及。
并表示C919由于各種零件分別來自各個國家,與「組裝機」無異,僅僅只是通過購入各國的零件進行組裝得到的結果,并沒有什麼可自豪的。
最重要的是基于C919目前的優秀成績,稱自家的MS-21將會有著更加出色的實力,主要原因是在于MS-21的發動機屬于自產可控的。
要知道,MS-21大型客機所采用的是兩台AviadvigatelPD-14A渦扇引擎,研發出這款發動機消耗了俄羅斯科研機構的不少時間。
但搭載AviadvigatelPD-14A渦扇引擎的MS-21大型客機基于2014年首次試飛、2017年首次試飛成功之后,漸漸的就好像被打入了「冷宮」。
時隔五六年的時間,在市場上依舊沒有成功交付的案例,可以說這就是在「【啪☆啪】啪」打臉的象征,反觀C919在2018年首次試飛成功,比起MS-21甚至還晚一點。
很明顯,俄羅斯媒體是想通過C919采用進口零件的點去當成更早交付的原因,以此來欺騙自己并沒有輸,可以說算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案例。
可事實上,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的零件國產自給率達到了50%,這算是不低的水平,甚至比起波音和空客更高。
要知道,基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緣故,目前不少西方國家都是通過采用各種世界杰出企業零件進行打造,若是說C919是「組裝機」,那麼壟斷全球航空市場的波音和空客也差不了多少。
當然,可能會有人認為定義是否是「組裝機」的要點在于飛機發動機是不是屬于自家的,但實際上也可以做到。
只是我國在航空發動機引擎領域的技術并沒有西方國家那麼先進,并且通過采用國際知名企業CFM的發動機同時也能夠使得適航證獲取途徑更加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即將擁有能夠替代leap-1c發動機的產品,那就是國內自研的長江1000發動機,這款產品一直被人們當成前者的替代品。
目前來說,長江1000發動機的研發已經接近尾聲,這款產品通過了核心技術認證,相信不久之后就要投入商用了。
所以,C919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針對于俄羅斯向國產C919大型客機的「嘲諷」,大家視若無物就好了。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忙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