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台積電選擇赴美建廠的時候,很多人就已經開始戲稱台積電為「美積電」了,而結果顯示台積電的決策其實是最錯誤的,不僅美資本全跑了,美企訂單也大量縮減。
可面臨這樣子的結局,台積電卻依舊沒有明白拜登團隊的「私心」,連創始人張忠謀都開始明面上去討好美國,甚至表示支持老美對大陸芯片實施制裁。
在不久前,在面對台媒《天下雜志》的采訪中,張忠謀面對記者提及白宮對大陸芯片進行制裁這個話題的時候,給出了「我沒意見,我支持美方」的說法。
要知道台積電在赴美建廠之后,幾乎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不僅將重要的核心技術上交,使得美地區半導體產業鏈得到發展的優勢。
原先對台積電進行投資的企業、投資人,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大量美資本,都在台積電建廠計劃動工之后大規模減持,后果就是導致台積電的市值大幅度降低。
這還沒結束!基于美企芯片巨頭英特爾得到核心技術之后,加上ASML在研的NA EUV光刻機試產計劃,使其2納米制程芯片得到突破,處于正在流片的狀態。
可以說美方面對台積電的一再配合,絲毫沒有手下留情的意思,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戲弄台積電,很明顯台積電在白宮眼里只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但面對美資本跑路、核心技術被分享、建廠補貼「打水漂」、強力勁敵英特爾的崛起,這一切都象征著台積電做出這份決策之后的代價。
但台積電不僅沒有選擇翻臉,卻開始致力于討好美國,要知道在《天下雜志》的采訪中可不僅僅只有張忠謀一人,還有一個美半導體領域的知名人物。
這個人不是某個美企巨頭的創始人或CEO,而是撰寫了《芯片戰爭》的作者米勒,要知道《芯片戰爭》這本書在全球芯片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張忠謀在采訪還強調:「真希望這本書是我寫的,不過有需要修正之處,書中過度強調台灣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事實是政府只是投資者而已。」
同時,張忠謀還認為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水平和台積電相差了5、6年,若不是美方對大陸的制裁,很可能這個差距將會被很大程度上縮小,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老美還是台積電的「恩人」!
不得不說,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作為中國人,不僅沒有將自己所具備的強大實力回饋祖國,反而認同西方國家對華實施限制行為。
反觀美方,對于張忠謀的行為必然也是嗤之以鼻的,畢竟這種不擇手段貶低自己祖國的人,很可能某一天會為了更好的發展趨勢拋棄對方。
所以相信即便張忠謀如此討好美國,并不會改變台積電只是美方「棋子」的結果,最終必然會因為自己錯誤的選擇而付出代價。
就像人民日報所呼吁的:「拋棄一切幻想,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可以真正做到不被卡脖子,同時才能實現自立自足。」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忙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