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可以說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一個日子。這一天存在的意義,不光是為了曝光各種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也是在呼吁人們,要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讓我們每個人對日常消費行為,都重視起來,避免掉入消費陷阱之中。
在歷年3.15曝光過的食品黑名單中,都有哪些食物曾經上過榜呢?下面這9種食物,都在食品黑榜中出現過,提醒大家,少給家人吃,懂得忌嘴更安心。
安徽一家米業,往本地大米里勾兌香精,再冒充泰國香米銷往市場。追蹤到背后的利益鏈條,原來香精的供應商,還不止生產這一種香精。除了泰國香米香精外,還有稻花香大米香精等等。
【短評】民以食為天,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勾兌了這些莫名其妙的化學試劑香精后,人們還敢吃嗎?選購大米,不要光看名字和宣傳,購買渠道、品牌、執行標準等信息,也很重要。
明明寫的是紅薯粉條,用的原料里,卻跟紅薯沒有半點關系,是用廉價的木薯粉來冒充制作的。除此之外,晾曬的地點,竟然在廁所邊上。
【短評】這些原料不達標、生產環境不達標的冒牌紅薯粉條,白送都別要,更別提吃了。一分錢,一分貨,買紅薯粉條時,別光圖便宜。
大連中科海產品加工的「黃金鮑」,被檢測出了硼酸成分。之所以用硼砂泡「黃金鮑」,是因為這種方法,可以使其表面呈現出漂亮的金黃色,還會帶有一股獨特的香味。
【短評】硼砂屬于有毒物質,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禁止在食品中加入硼酸或硼砂。硼砂進入人體內,不易排出體外,長期食用,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同樣是在上面這家大連中科海產品公司,臥底暗訪的記者,還發現了邊煮邊上色的海參。這些海參煮過后,顏色會變深,這是因為鍋內添加了可以染色的物質。這些原本是泛青色的海參,煮過后「染色」成了黑褐色,再標上「野生」、「高端的海參」等字眼,被銷往了市場。
【短評】海參邊煮邊上色,涉嫌在生產、銷售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這樣的海參,你敢吃嗎?
在酸菜加工過程中,工人們穿著拖鞋或光著腳,在酸菜上踩來踩去,干活的時候還抽著煙,抽完的煙頭直接丟在酸菜上。該涉事企業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據悉還是康師傅方便面等品牌的供應商。
【短評】腳踩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更讓人心塞的,是工人們淡薄的安全生產意識。這樣的企業,這樣的生產方式,一定要頂格處理,絕不能姑息。
一名江西南昌的消費者,在超市里買到了變質的雙匯火腿腸,便向新聞媒體反映。經記者暗訪發現,該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服用品已經發臭了,消毒環節也形同虛設。
【短評】雙匯可以說是火腿腸里的龍頭品牌,出了這樣的事,真是令人瞠目結舌。關鍵這家工廠的墻上,還貼著,「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標語,讓人看來是莫大的諷刺。
河北省青縣一些養殖戶,在養羊的過程中,違規在飼料中添加了瘦肉精,這些問題羊肉,通過偷偷售賣的方式,被銷往了全國各地。
【短評】動物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飼料后,其體內會殘留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人在吃了這些肉后,也會影響到人體健康。這樣的肉,請問誰敢吃?
廣東電視台曝光了廣東汕頭地區一些腌菜加工廠的生產畫面。工人們邊抽煙邊切菜,菜堆里蒼蠅頻頻出沒,有些菜還發霉了。據悉,這些加工出來的腌菜,將被二次加工成家喻戶曉的玉蕾橄欖菜。
【短評】玉蕾橄欖菜,可以說是腌菜界里的知名品牌,此次事件一出,讓人觸目驚心,這樣的腌菜,你說能吃嗎?
新京報在實地暗訪江西一家食品公司時,發現其生產的一款牛肉卷,配料表顯示的成分,依次是豬肉、牛肉、牛脂肪、生活飲用水、食品添加劑等。明明是牛肉卷,配料表里排在第一位的,卻是豬肉,這不應該是「豬肉卷」嗎?
【短評】這牛肉卷,配料成分里好歹也帶了個「牛肉」,有些牛肉卷,是用各種不知名的碎肉拼出來的。無論是哪種牛肉卷,吃著總歸不太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