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二大PC廠家,堅持走「去中國化」路線,中企怒斥吃飯砸鍋
2023/03/22

電子消費領域,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PC也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畢竟PC對當下及未來工作的現代化至關重要。

在PC市場,根據canalys公布的2022年國內PC市場出貨量顯示,聯想以39.7%的市場占比穩居排行榜第一名,戴爾以11.6%的出貨量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第二名的戴爾,卻一直在干一件「吃飯砸鍋」的事情!

今年1月,美國PC巨頭戴爾宣布,將在2024年之前所有產品不再使用中國芯片,比如在國內生產的電子模塊,印刷電路板等。當電子產品出貨量下滑,戴爾2022年總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1.5%,不少人認為戴爾面對中國這一巨大的消費市場會改變主意,讓眾人沒想到的是,戴爾鐵了心要走「去中國化」路線!

近日外媒曝光了戴爾「去中國化」的時間表,從2025年起先在中下游供應鏈組裝方面啟動「去中國化」,并將產能轉到美國本土。比如筆記本產品,戴爾計劃在2025年,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將有60%在中國之外生產,2027年將這一比例提升到100%,台式電腦也類似,這也意味著,戴爾將在不遠的未來徹底擺脫「中國制造」!

為什麼戴爾會這麼做?

電子模塊等核心零部件去中國化,戴爾給出的理由是「探索供應鏈多樣化」,其實大家都明白,戴爾的回答字里行間更像是「賣女孩的小火柴」,透露著一股心術不正。原因許多人都清楚,當老美開始講「政治正確」,限制美國一些企業斷供中企,甚至切斷美國工具在任何地方制造的某些半導體芯片,像ASML、台積電等這樣的海外企業,都在力爭將更多產能、市場放在大陸,但美國本土企業擔心觸犯美法規,對一些規則層層加碼,甚至主動撤離。

但是戴爾的撤離,卻讓許多中企怒斥吃飯砸鍋!在我國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戴爾不僅在我國獲得了「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單位」、「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等稱號,而且在國內許多相關部門拿到了不少的業務,如今卻想要擺脫「中國制造」,踢出中國供應商,這也讓許多中企怒斥吃飯砸鍋!

會有什麼后果?

首先,重整供應鏈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無異于做了一次「器官移植手術」,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大,如果沒有找到理想的零部件替代方,很可能會出現產能下跌、品質下降等問題,從而導致品牌競爭力急轉直下。

其次,電子消費市場低迷,許多企業為尋求更高的利潤在整頓供應鏈,比如蘋果正在將供應鏈向勞動力更廉價的印度、越南市場轉移,戴爾則反其道而行,要從中國向美國轉移,在老美的補貼法案之下,短期內采購的芯片、電子模塊等零部件的性價比或許會更高,但長期來看卻得不償失,更低的性價比必然會影響其產品競爭力。

另外,戴爾在PC領域的設計和品質屬于中上水平,做工也非常優秀,但這同樣也是聯想的優勢,關鍵是戴爾和其他品牌一樣,都是「產品整合商」,處理器、顯卡、聲卡、屏幕等都是來自其他企業,并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戴爾擺脫中國制造之后,極短的時間內可能會出現「第二個戴爾」!

最后,不得不提醒的是,面對戴爾、蘋果等美巨頭產業鏈的撤離,這或許僅僅是開始,我們也要盡快對產業鏈進行升級,比如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升級,核心零部件「去美化」布局等。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