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愿被罰20億,也要供貨華為!拜登猝不及防,外媒:事情鬧大了
2023/04/27

自從進入5G時代以來,華為就成了老美的重點關照「對象」,主要是因為華為崛起的速度太快了,不只是在5G領域打破了美國通信霸權,還有芯片設計、云計算、智慧型手機等關鍵領域,華為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著高通、蘋果等諸多美科技巨頭。

對于拔尖的非美高科技企業,美霸凌主義向來都不手軟,前有東芝和阿爾斯通,均是在其「重錘」之下逐漸走向平庸。相比之下,華為如今遭受的打壓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是芯片禁令,迫使所有使用到美國配件或者技術的企業,都無法再對華為自由出貨,這導致華為陷入了「無芯」可用的境地,手機業務直接腰斬,其他部分終端業務也無法正處進行,一度面臨生存危機。

由此就不難看出,老美這是動真格了,它并非是只是想簡單「教訓」一下華為,而是想把華為徹底「放倒」。

可美帝顯然是低估了華為的韌性和實力,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這三年時間里再次迎來了「進化」,接連實現了操作系統、EDA工具等壟斷技術的國產化替代,并且在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

更讓拜登團隊猝不及防的是,在它費盡心機制裁華為的情況下,卻有這樣一家芯片企業,寧可被罰款20億,也執意要向華為供貨!它就是全球最大的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制造商,美國希捷科技公司。

據美媒報道,希捷在老美的出口管制新規生效期間,仍接連出售給了華為總價值超過了11億美元的大約740萬塊硬盤,成為了華為在硬盤業務方面唯一的供應商。美商務部決定對希捷科技公司處以3億美元罰款(約20億元)。

客觀來說,即便是被罰了3億美元,希捷在與華為的合作中仍是賺的盆滿缽滿,而且,華為背后是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希捷未來能在中國市場獲得的份額和訂單的價值,也將遠超3億美元。

對于希捷科技無視美國警告,寧交罰款也要向華為供貨的舉動,有不少外媒都紛紛發文表示:這家美芯片巨頭把事情鬧大了,很多美企都盼望著能夠向華為出貨,但礙于規則,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隨著希捷「捅破」封鎖大網,接下來必然會有其他廠商效仿,這很可能導致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功虧一簣。

在美國頻繁修改規則,不斷擴大對華為等中企限制范圍的情況下,其實有不少美國科技巨頭都在努力與大陸市場搭建合作關系。

例如高通,明確表示未來會長期向華為供貨4G芯片等產品,英特爾與英偉達則是原則繞開規則,推出面向中國客戶的特供版處理器,還有新思科技等軟件巨頭,也專門研發了特供版EDA軟件工具。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中國擁有萬億規模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全球之最,同時承載著很多美企至少30%以上的利潤營收,在絕對的利益面前,美霸凌主義強行「脫鉤斷鏈「的政策顯然不得人心。

何況,在經歷「卡脖子」后,中國半導體已開始走自主化的道路,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無論是CPU/GPU/硬盤等各項細分領域,中國企業都在不斷縮小與西方的差距。一旦我們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美企出貨的機會將更加渺茫。

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何希捷敢無視規則,寧愿被罰款也要供貨華為。可以預測,美國霸權的衰落基本已成定局,這場科技博弈雖然還未結束,但勝負已分,誰也無法阻擋中國的崛起,斷供者終將自食惡果。支持的點贊。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