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戰結束后,美國就利用俘虜來的一千多名德國科學家,為自己的科技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這些年不斷地在全球各地籠絡人才,美國在科技領域已經擁有無法被撼動的地位!比如美國掌握著大量的芯片技術,卡住了很多企業的脖子;在通信領域,美企高通也占據著2-4G時代的主導權,每年光靠收取專利授權費就可凈賺數百億;還有在撲翼飛行器領域,美國也是創造了飛行時間金氏記錄, 可以說在很多領域美國都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
然而,自從中國強勢崛起后,美國創造的這些「神話」也正在被我們逐一破滅!比如在芯片領域, 華為的麒麟芯自980之后就已經壓著高通驍龍打了,華為的5G技術更是遠超高通一大截,成為了全球第一!在無人機領域,大疆無人機也是在短時間內壟斷了美國市場,讓拜登都不敢制裁。而更讓人振奮的是,在撲翼飛行器領域我國北航大也傳來好消息, 那就是單次充電飛行時間以1小時31分鐘04秒98刷新了世界紀錄,打破了美國之前的金氏記錄!
眾所周知,撲翼飛行器指的是一種用來模仿生物飛行的飛行器,也被稱為振翼機,主要用來監控、偵查、生化探測和環境監測。而這種飛行器的原理就是 通過微傳動機構將微電機的能量轉變為撲翼機構的撲動,從而產生升力與推力并克服自身重力與阻力飛行,讓飛行器可以像鳥類和昆蟲一樣振翅飛行。但這種是完全模仿鳥類和昆蟲的飛行方式,看似簡單,開發起來卻很難,尤其是續航能力,至今各國都沒有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不過,北航大教授焦宗夏和副研究員趙龍飛就牽頭在這個領域鉆研多年,并 首創了 「撲翼推進器」 理論,解決了撲翼正向優化設計的難題,并且在2022年研制出了雙關節大鳥型撲翼飛行器!在飛行測試中,這款雙關節大鳥型撲翼飛行器單次的飛行時間也達到了1小時31分鐘04秒98,成功打破了美國創造的世界紀錄!而根據焦宗夏教授介紹,如今撲翼飛行器在軍事偵察、火星探測和機場驅鳥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的發展前景,未來會持續發力,爭取突破續航方面的瓶頸!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美國就提出了撲翼飛行器的概念,比如在 2001年4月,美國國家宇航局官員發布消息稱,正在對鳥類和昆蟲的飛行技術進行研究。而到了2018年,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也提出了「蜻蜓飛行器」設計理論,還研制出了胡蝶和蝙蝠等微型機器人,可以說占據著領先優勢! 但隨著北航大成功研發雙關節大鳥型撲翼飛行器后,美國在這個領域就徹底被我們趕超了!
而更讓拜登感到害怕的是,就在去年年底,西工大在撲翼仿鳥飛行器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那就是航空學院教授宋筆鋒團隊研制的「云鸮」小型飛行器,單次連續飛行達到了123分鐘,再次打破了金氏記錄!可以毫不夸張的是,如今在撲翼飛行器領域,不管是北航大還是西工大都申請了多項專利, 我國在這個領域已經領先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總而言之,這些年美國總是針對我們的科技行業,還用盡各種手段來打壓和制裁我們,想限制我國科技的發展。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美國對我們的封鎖仿佛成為了一個「助推器」,刺激我國科技企業走上自研之路,刺激我們的科研人員研發更先進的技術,刺激我國科技更快的崛起!如今我們在多個領域都對美國實現了趕超,可見美國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只會讓它們越來越落,而我們越來越強大! 同意的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