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出現!中企240億建廠被美叫停,王傳福:核心技術不賣外國
2023/03/06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近些年異常火爆,被稱為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都把它當做了重點項目,在該領域一擲千金。也正是因此,市面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都欲圖效仿馬斯克的特斯拉,借住「風口」走上成功之路。

但正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真正掌握新能源核心電池技術的廠商卻寥寥無幾,自詡為科技「霸主」的美國也不例外,美新能源市場所采用的電池,現階段基本全都是進口,分別出自我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或者韓國的LG、SKon等等。

為了彌補短板、在未來能掌握新能源市場話語權,美國在過去兩年時間里可以說是把先進的電池巨頭邀請了一遍,希望它們能帶著核心技術赴美建廠。截止目前,松下與特斯拉達成了合作,LG則是和通用簽訂了協議,還有福特,與國內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制定了詳細的赴美建廠規劃。

據寧德時代官方消息顯示,它與福特之間的合作主要是對方出資金,大約35億美元,也就是240億元,我方則提供核心技術。

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示不解,認為寧德時代赴美建廠猶如「羊入虎口」。富士康就是前車之鑒,還有如今的台積電,進入美國市場之后也變得身不由己,不僅被索要機密數據,而且還被挖角技術員工,至于老美事先承諾的補貼,遲遲都沒有到位。

另外,從寧德時代和福特的合作方式看,更像是老美在用35億美元的白菜價來購買我國的新能源電池技術,這完全談不上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值得強調的是,自寧德時代公布確認赴美建廠的消息以來,其股價就一路走低,單日更是蒸發了超百億的市值。由此可見,就連資本市場對寧德時代赴美建廠的決定也不看好。

那麼問題來了,寧德時代為何會接受美企的邀請呢?原因很清晰,它迫切希望借助美國市場這塊「翹板」來實現全球化的布局。何況美企開出的條件實在太誘人,除了提供建廠、購買設備等所需的全部資金之外,還有政策方面的「綠卡」。

事實上,寧德時代早就「鐵了心」要帶著中國技術進軍美國市場了,其創始人曾敏群也不止一次的公開表示,稱我們不僅要赴美建廠,還會通過知識產權從美國人手里賺錢。

本以為曾敏群多年的夙愿如今終于能夠達成了,可沒想到的是反轉卻出現了!據悉,美國以存在「安全問題」為由,已經單方面叫停了福特與寧德時代之間的此次建廠合作。

事實證明,老美仍在推動著與中國的技術脫鉤政策,如今的「戰火」儼然已從半導體芯片「燒」到了新能源市場。老美打壓的目標不只是華為。中芯國際,而是所有在高科技領域掌握行業話語權的中企。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無法赴美建廠或許會拖緩寧德時代的全球化腳步,但卻也從根本上消除了核心技術被美霸凌主義竊取的風險。

同樣是國內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巨頭,比亞迪對于美企拋出的「橄欖枝」,則一直都是持截然相反的態度。

兩年前比亞迪在突破車規級芯片技術之時,就曾接連拒絕了蘋果等多家美企的建廠邀請,而對于這些美企愿意花大價錢購買核心技術的想法,王傳福更是言辭拒絕:核心技術不賣給國外。

這或許就是比亞迪能在銷量上能反超特斯拉的主要原因,不僅有堅持自主研發的覺悟,而且還有家國情懷的擔當!

過去早已多次證明,外企是靠不住的,如果盲目依賴和信任,到頭來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華為近些年的遭遇仍歷歷在目,希望其他國內廠商能夠認清形勢,不要再抱有幻想,只有腳踏實地、把更多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挺直腰部、不懼任何對手。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