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長劍」,華為正式亮出了底牌,外媒:拜登把事搞大
2023/04/15

在系統、芯片等領域內,華為基本上都與美企合作,采用谷歌系統、高通芯片等,結果美卻多次修改芯片規則,限制相關企業出貨。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全面進入芯片半導體等領域內。

華為用三年時間磨「長劍」,每年都投入超千億研發資金,2022年研發投入更是超過1600億元,不受營收和利潤的影響。

如今,華為正式亮出張底牌,結果就有外媒表示拜登把事搞大了。

首先,華為擁有自主操作系統。

系統是智能設備的核心,華為一直都采用微軟、谷歌的系統,但芯片規則修改后,華為就提前發布了自研的HarmonyOS。

目前,華為手機、物聯網等設備已經全面采用鴻蒙系統,用戶量超過3億,不僅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智能系統,還是全球第三大智能系統。

關鍵是,鴻蒙相比IOS、安卓在物聯網方面有巨大的優勢,像跨平台能力、開源微內核設計等,導致蘋果谷歌不得不加速跟上華為的步伐。

另外,華為還推出了歐拉系統,該系統主要為數字經濟服務,面向商業用戶,華為也已經決定打通鴻蒙和歐拉,兩者共享生態,這意味著華為將徹底擺脫美系統。

其次,華為打通國內手機產業鏈。

手機業務是華為的半邊天,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芯片等規則被修改,導致華為缺少相關元器件,產能跟不上,銷量直線下滑。

余承東已經正式宣布,華為打通了國內手機產業鏈,用國產元器件替代美元器件,基本實現了核心元器件國產化。

數據顯示,華為手機銷量止跌反升,尤其是在高端市場,華為Mate50、P60等取得成功,華為Mate X3等折疊屏手機更是拿下了國內超一半的市場份額。

徐直軍都公開表示,得益于華為手機強大的創新能力,像衛星通訊技術,可變光圈技術以及崑崙玻璃等,雖然缺少5G,但依舊有大量的用戶購買華為高端旗艦手機。

最后,華為在芯片等工業軟件方面打破。

EDA軟件被稱為芯片之母,華為一直都是采用新思科技的產品,但如今不同了,華為已經聯合國內廠商實現了14nm以上EDA工具等國產化。

用徐直軍的話說,華為今年將全面驗證,這意味著14nm國產化的時代來了。

另外,任正非還透露,華為完成了超13000顆元器件的替代,超4000塊電路板反復開發換代,用國產替代了美元器件。

數據顯示,華為5G基站等設備中,美元器件占比不足1%。

更何況,華為還在數據庫、5G代碼等方面通過自研替代美技術,這些都是華為超高的研發投資換來的成功。

孟晚舟成為華為輪值董事長后,公開表示華為向死而生,怎麼能不成仁,這意味著華為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內一定全面打破,全面替代,從而讓美企靠邊站。

所以外媒才說拜登把事搞大了了,多次修改芯片規則,導致華為在多個領域內加速突破,用國產替代美元器件,美芯巨頭們紛紛發水想繼續出貨,擔心失去市場。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