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張忠謀抱怨:是大陸讓美放棄了台積電!
2023/03/28

倒打一耙,張忠謀抱怨:是大陸讓美放棄了台積電!

在台積電美國5nm工廠的移機典禮上,拜登高呼「制造業回歸」,一開始很多人還在看「笑話」,就連台積電創始人也公開嘲諷「癡人說夢」,但經過老美的一系列操作之后,才發現「小丑」原來是我們。

制程工藝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而台積電、ASML是缺一不可的存在,無法擺脫含美技術,這兩家企業只能一步步「妥協」,被迫淪為了升級芯片規則的「棋子」,變成了專門為美企服務的廠商。

現在總算明白拜登為何會那麼自信了, 其所表態的「制造業回歸」,并非指代「工業制造」回到美本土,實則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重新掌控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這一切自然源于台積電、ASML的完全被「拿捏」。

在台積電斷供之后,華為的麒麟芯片面臨停產,中國半導體「剛摸到」高端芯片產業,就宣告著「結束」了,而中芯國際此次未能突破7nm量產,在于EUV光刻機被卡,如今限制已經升級至DUV范疇,很可能面臨14nm工藝被「鎖死」的處境。

目前對于美半導體而言,唯一存在「威脅」且無法掌控的,也就只有中國半導體了,但在這樣的狀態下,張忠謀依舊沒有醒悟, 反倒抱怨:「不被老美信任是大陸導致的!」這將會讓台積電走向什麼樣的結局呢?

處在「迷途」中的台積電

答應擴充3nm產能,且將投資額從120億美元提升到400億美元,但依舊沒有換來老美的「真心實意」,雖然放開了390億美元補貼申請,但卻附加了一個「分享超額利潤」條款,簡單來講就是得到的補貼款,最終會有75%的份額被回收。

自從台積電答應擴充3nm產能,并且派駐千名工程師入駐之后,老美就開始肆無忌憚了,真實的目的也不再掩藏,就是奔著套取技術來的,台積電根本就沒被當做「自己人」,邀請赴美建廠目的就是為了扶持英特爾的成長。

根據近期傳出的消息, 英特爾官宣將會在2024年量產20A(2nm)工藝,而根據台積電提供的消息,2nm工藝是要2025年才能量產,這也直接顛覆了外界對于英特爾技術落后的印象,但是否這樣的消息是出于混淆視聽,目前也無從去論證。

不過從老美的動作上,是能夠看得出一定端倪的,比如「芯片四方聯盟」的組建,美日荷三方協議的制定,都在步步緊逼中國半導體,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拖垮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進展,好為本土企業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

因此英特爾量產2nm的消息可能并不真實,如果真的具備有這樣的技術實力,那也沒必要這麼去「折騰」台積電了,但現階段張忠謀似乎是有點「老糊涂」了,在公開場合語無倫次,一邊嗆聲、一邊又討好,并且開始倒打一耙了。

在接受《芯片戰爭》作者米勒的采訪中, 直言不諱的說道:「支持美半導體限制大陸產業的發展!」這句話一講出來,所有的解釋都蒼白無力了,這也證實了此前公開嗆聲老美的言語,很可能就是在「逢場作戲」。

而在近日,張忠謀再次抱怨道:「是大陸的原因讓美國放棄了台積電!」這位曾經的「芯片天才」,估計是想一條路走到黑了,結合現階段掌舵人劉德音的態度,后續的很多布局估計都會在美地區,那台積電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

台積電的結局

根據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 2月份台積電對全球半導體出貨量下滑17.3%,但對于美地區的出貨量同比上漲了22.3%,這項數據說明台積電對美企訂單的依賴度,很可能已經超越了之前公布的72%比率。

前一段時間,英特爾延遲了3納米芯片的交付時間,預計會推遲到2025年左右,之后蘋果就宣布「包圓」3nm產能,表面上看台積電工藝還是那麼受歡迎,但仔細分析的話,就是危機四伏的局面了。

台積電已經被美企訂單「拿捏」了, 美國工廠生產成本高出本土50%以上,但要說將這些成本加到美企身上,那顯然是不太可能了,因此美地區工廠大機率會處于虧損的局面。

現階段還有台灣的工廠撐著,萬一后續被強制要求轉移產能,台積電還撐得住嗎?按照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老美做出這種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對此你們是怎麼看?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