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領域的強大技術和世界領先水平,成就了美國在全球的相對地位,但實際上在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有著即使是BBC也不直言的真相與現實。
推出1054頁的《芯片與科學法案》,帶來了2800億美元的補貼份額,別看好像這福利非常可觀,吸引來了全球知名半導體巨頭紛紛赴美建廠,其中不乏台積電、三星和SK海力士等。
但事實上在台積電等品牌在建廠計劃開始,對建廠地點動工了之后,白宮就改變了《芯片與科學法案》中相應的政策。
受到該法案資助的企業,倘若超過預計額度的利潤或者現金流,需要與美方進行超出部分的分享,甚至這個幅度高達75%。
對于各大建廠企業而言,原先赴美建廠的意義就是為了通過示好獲得更多來自美企的訂單,可目前的結果使得這份趨勢將泡湯。
即便美企們向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給予大量訂單,累死累活干完之后,賺取的收益依舊難以出現在自己的口袋,反而幾大知名企業成為了人家免費的「工具」。
不僅如此,事實上美企反而并沒有打算給予這些全球知名芯片代工企業什麼優勢,本身就是為了促進本土芯片制作工藝的水平,致力于推動英特爾美企巨頭的發展。
早在2022年9月份初,英特爾CEO在俄亥俄州的一片荒地上進行200億美元的半導體工廠奠基儀式,拜登和白宮大量政客紛紛在場,感受了美國芯片即將完善的喜悅。
同時也在補救曾經沒有將芯片制造技術缺失的遺憾,要知道此前英特爾的實力并不算世界前列水準,能夠被稱之為國際芯片代工市場一哥的還得是台積電。
可台積電并不是白宮的「親兒子」,還擁有在全球建廠的大志向,為此拜登團隊不得不通過打壓的方式影響其發展速度,轉而令作為美企巨頭的英特爾有機會彎道超車。
不過好景不長,在英特爾建廠的5個月時間后,僅僅距離建廠位置20公里處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火車出軌事故,但在老美的作用下,卻成為了一場「普通」事故。
就如同世界上乃至美國上萬次火車事故中常見的一樣,好像發生了并沒有任何影響,但事實上火車中裝載的可是被稱之為「危險化學用品」的氯乙烯。
作為被列入1類致癌清單的氯乙烯,在俄亥俄州的火車事故中引起滾滾黑煙,卻被全世界視若無睹,各大外媒不敢宣傳。
美地區群眾通過新媒體TikTok向世界告知,卻引來了白宮對新媒體TikTok的追加制裁,這還真的普通嗎?答案自然是No!
據美媒報道稱:參與俄亥俄州化學用品泄露情況檢測的一名加州議員與五名環境顧問,在該事件后分別以「自然死亡」和「墜機」的理由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在拜登團隊的極力遮掩下,其中的內幕可想而知,氯乙烯的泄露將會致使俄亥俄州大量平民群眾加劇患癌癥的可能性,很明顯,美國其實正在被自己的行為所「摧毀」。
要知道美方僅僅只有3.32億,而俄亥俄州地區的人口數量就高達1176萬,氯乙烯的泄露很可能就會造成后續平民生命大量流失,同時致使群眾對政府失去信任。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后期可見的結果,單論目前美國推出的《芯片與補貼法案》來說,2800億美元的補貼份額促使美地區群眾不愿意成為「廉價勞動力」。
所有人幾乎都更愿意為高薪資的職位工作,而美方的產業鏈也普遍擁有這類職位,但同時也導致了農業、工業、制造業的勞動力匱乏。
根據外媒報道的數據顯示,美地區半導體企業全職工人的周薪資平均達到了1030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6900元,長此以往將造成越來越多的群眾不愿意在社會基層生活。
最重要的是改變這個處境并不容易,習慣了更多薪資的工作,沒有人再愿意為了低廉薪資成為基層員工。
目前來說,美地區由于這種現狀已經迫使百萬個基層崗位空缺,為此甚至不惜使用童工,隨著美芯片企業步入低谷,結果可想而知。
而這些正是BBC、CNN不敢直言的真相,白宮正為了一己之私引導美國走向「黑暗的深淵」,最終必然不可能是贏家!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忙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