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風范!三個好消息傳來,國家航天局「劍」指月球
2023/04/25

在「星艦」發射失敗后,就有不少人關注中國探月工程的進度。

「有一說一,中國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突破和進步,從落后到領先,中國的科學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和美航空收費制定富人的「月球之旅」計劃不同,中國的探月工程是以「研究月球形成和演變」以及「為人類社會探索未知世界」為主要目標,格局更大。

近日,中國航空航天也傳來了三個消息,展現出了大國風范,對比「星艦」的發射失敗,或許中國的探月工程更值得期待。

消息一,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向俄、法贈送了月球樣本。

消息二,中國探月工程的總設計師明確表示,在2030年前,中國人就能登月成功。

消息三,中國探月工程正在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統,計劃構建一個以月球為中心的深空互聯網。

值得強調的是,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次向其他國家贈送月球樣本。在俄、法之前,中國國家航天局已經向美、英、澳以及瑞典等國家,贈送了月球樣本。在這種國際科學界的大事上,中國還是展現出了大國風范,對比西方國家的「霸權」,高低立見,這或許也是法、巴西總統造訪中國后,態度出現轉變的主要原因。

據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探月工程已經進入到了第四期階段,嫦娥六號的任務預計在2024年前后就能執行,而這次的任務就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將要完成在月球的背面采樣的任務。史無前例,如果任務成功,這也將是「人類第一次」。

據總工程師吳偉仁透露,最快在2030年之前,中國人的腳印就能踏上月球。從他堅定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正在穩步向前。更何況,這種國際大事件,作為總工程師,能夠如此準確有底氣的公布時間,也證明了,中國對于載人登月是有絕對把握的,未來可期。

另外,既然人類把月球當成能夠供人類生存的另一選擇,就必定離不開網絡需求。目前,中國正在構建以月球為中心的通信導航衛星星座,聽起來很復雜,而吳偉仁院士也將其簡單的稱之為——「月球版」的北斗導航系統。一旦構建成功,那麼在月球上,也能形成深空互聯網,能夠實現通信、導航以及遙測等功能。也就是說,在月球上看電視、刷手機都能成為現實。

毫無疑問呢,「重返月球」的競賽,變得越來越激烈了,除了美、俄、中等國外,英國、日本等國也在加快速度,其中,英國航天局加碼29億英鎊扶持羅爾斯-羅布斯,美國NASA2024年的航空預算將達到272億美元,月球探索計劃將獨占81億美元。

但有一說一,中國航空在探月研究中,依然是處于全球「第一梯隊」的。中國始終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和世界各國進行航空交流與合作,且共享月球科研資源。再加上中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相信中國航空定能一飛沖天,不負所望!對此,你怎麼看呢?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