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芯片領域的佼佼者,自從有著美方和美企的扶持下,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份額就突飛猛進,2022年更是占據全球超過60%的訂單。
可正因為與美企的綁定,致使台積電對美利堅半導體產業鏈的依賴越來越深,因此赴美建廠成了該企業繼續發展的好機會,可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在赴美建廠之后,基于台積電訂單超過90%都來自美企,拜登政府看到了該企業的「把柄」,便一度進行「欺負」,又是要求交出核心技術,又是將美資撤出。
尤其是在台積電投資435億美元建廠動工之后,巨資建廠再一次成為了拜振華的「籌碼」,不顧該企業利益進行美本土半導體公司部署的行為愈發猖狂。
而本身建廠原因中的芯片補貼法案,也因為美方的「無賴」多次改變申請規則,從起初號稱「建廠花錢越多,補貼就越多」,到後來補貼規則根本接受不了。
老美的芯片補貼規則屬實是值得一提,建立在美地區建廠成本較比台灣昂貴上四倍不說,投產成本也上漲50%。
即便如此的處境下,芯片補貼中依舊要求企業放棄未來十年內中國市場的投資權,不得在大陸上投資建廠,同時還不能建立在原先的工廠基礎上擴產。
還沒完,補貼規則中要求獲取補貼1.5億美元以上的企業,需要與美政府分享最高75%的超額利潤,等于就是要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給拜登政府當「免費勞動力」。
即便開出了這樣子的要求,美方依舊還不滿足,又一次要求申請補貼的企業需要定期提交企業核心數據,包括收益率、訂單客戶、產能利用率等等。
很明顯,如果申請了美芯片補貼之后,無論是台積電、三星還是SK海力士,都將成為「美企」,并且是屬于絲毫沒有主動權、賺不到錢的「美企」。
可台積電面對如此處境,挽回美企訂單的手段也令人感到詫異,為了緩解老美的要求條件,在台媒《天下》訪談中,張忠謀聲稱贊同甚至感謝美方的遏華行為。
很可惜,拜登政府并不吃這一套,面對張忠謀的表態不為所動,在芯片補貼法案的規則上并不愿意改變,終于台積電生氣了,開始回頭了?
劉德音官宣了一個「炸裂性」的決定,表態放棄芯片補貼申請,同時縮小在美地區建廠的規模,降低原先435億美元的投資成本,畢竟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不僅如此,在台灣進行大規模擴產,增資600億美元,建立3nm、5nm工廠,同時為2nm制程工廠做出準備。
據公告顯示,目前台積電也正在借助ASML的NA EUV光刻機研發2nm制程芯片,預計2025年正式上線投入量產,并在2026年推出N2P工藝。
此外,不久前台積電建立了一個新聯盟,也就是「3D Fabric 聯盟」,其中不乏包括了美光科技、日月光、三星、SK海力士等半導體企業。
由此可見,「3D Fabric 聯盟」正是為了脫離美技術依賴做出的措施,可作為極端資本主義國家,老美又怎麼會令其脫離自己的掌控,正如外媒形容的:為時已晚!
要知道台積電在美地區建造的工廠還在,正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倘若台積電在威逼利誘依舊不接受芯片補貼申請,那麼恐怕投資高達435億美元建造的3nm、4nm制程工廠將會被拜登政府據為己有。
這個結果難以台積電一己之力改變,畢竟台積電身后已經沒有祖國的支持了,單靠一個企業的力量憑什麼與美利堅斗爭。
所以說,目前對于台積電而言,唯一可以做出的恰當選擇就只有表態誠意回歸祖國,畢竟國內需要的正是先進制程芯片,而台積電擁有了祖國的支持之后,才能在市場上擁有底氣,希望張忠謀可以早日認清自己的處境,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