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端芯片需求暴跌,成熟芯片需求上行,市場的風向開始發生改變了。原來一心研究高端芯片的四大廠商紛紛表示要正式開始宣布擴產28nm生產線,這是要搶大陸晶圓廠的飯碗。
要知道,之前成熟芯片市場一直都是中芯國際的舞台,因為美國限制出口設備和技術,導致中芯國際的技術無法繼續深入研究下去,為此,中芯改變經營策略,一心專研成熟芯片。
之前,很多廠商都不重視28nm工藝,覺得高端芯片科技才是出路。因為現在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用的都是高端芯片,28nm工藝已經是一項過時的技術了,不需要過多關注。
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畢竟這個市場對于高端芯片的需求量其實不大,很容易就達到飽和的狀態,真正有市場的反而是28nm成熟芯片。
這些年消費電子市場的芯片需求一直在下滑,市場的需求明顯往28nm成熟芯片傾斜。
因此,芯片巨頭們紛紛開始行動,頭重新布局成熟芯片,台積電在高雄和南京都開展在28nm生產線的建設,為此推動成熟芯片的發展。
為此,從增加產業鏈到建設工廠,廠商們都紛紛開展針對與布局28nm的行動規劃。
總之要全力掌握28nm的競爭優勢,當初那些說28nm工藝落后的廠商,都后悔莫及。紛紛加大了對28nm的投資,可見28nm的市場需求遠比想象中的要大。
不過也能理解,28nm有很大的需求量,因為在各行各業都要使用。尤其是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生產一輛智能汽車大約需要三千多顆芯片。
市場規模是由需求來決定的,當需求轉移到了成熟芯片市場。那麼供給就會產生變化。為了更好地占領市場,各大廠商都決定開啟價格戰。
但是,中芯國際表示無論市場發生什麼變化,都不能打亂自己的步伐。
不過,其他幾個巨頭可不是這麼想的。台積電打算降低芯片價格,只要有客戶訂單上門,價格好商量。三星表示為了爭奪更多的訂單,可以下調成熟芯片的報價。
這兩大巨頭神仙打架,其他圍觀的廠商肯定也會被牽連其中,被迫降低價格。
不過有外媒表示:中芯國際「攤牌了」,中芯國際表示不會走價格戰路線。因為價格一旦降了,要再提高就很難了,這并不利于產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中芯國際都堅持成熟芯片產業鏈,全力提高產能。和台積電,三星相比,中芯國際的高端芯片做的并不出色。但是在成熟芯片領域,中芯國際還是數一數二的。
目前來看,當屬中芯國際和台積電占據主要競爭優勢。中芯國際在國內獲得超過7成的營收回報,已經占據了中國一大半的市場。
這就意味著,中芯國際有足夠的本錢來對抗這次突如其來的降價之爭。
雖然台積電也有成熟芯片的產業鏈,但是在中國大陸市場只占其10%的業務份額。美國市場占台積電60%以上營收,這一對比,美國市場對于台積電來說更為重要。
不過老美最近的做法,也讓台積電損失不少,也讓它看清了美國資本的丑陋嘴臉。轉頭開始向中國市場投遞友好的橄欖枝。在中國重啟開啟成熟芯片的建廠計劃,和中芯爭奪芯片市場。
台積電再不重視大陸市場也不行了,除了大陸市場,恐怕很難再找到相應的市場資源。
中國正大力發展智能汽車,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產業,對成熟芯片的需求量成倍增長。所以,成熟芯片是很有市場的,但不能因為要爭奪市場而采取降價的行為,這不利于健康發展。
因為一旦開始了降價的措施,以后成熟芯片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窄。
所以中芯國際攤牌了,不會為了這個無謂的爭端而降低價格,這不符合中芯國際的自我定位。中芯國際更多的是從客戶需求出發,提高產品的品質,而不是被迫參與到低價競爭中。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芯片都會由中芯國際來完成生產。他們確實也不需要通過降價來吸引客戶,拿到更多的訂單。只要中芯國際保證自己的產品品質,就不怕沒有新的客戶。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風口機會,也還是中芯國際起飛的一個好時機。可以趁這個機會,加大對成熟芯片的布局。低價竟爭是相互自盡,企業員工要生存,企業要發展。
只有集全國之力支持國產芯片,我們的芯片技術肯定能快速發展,不在受制于西方國家。